top of page

口罩禁令解除! 如何面對與 新冠 共存的新生活?!

已更新:2023年6月4日


【1.有哪些警示症狀最好做快篩?】

現任北市市議員黃瀞瑩 於節目《醫師好辣》中分享其2022年4月確診新冠肺炎的經過,她表示自己起初最明顯的症狀是流鼻涕,因本身有過敏,認為是過敏發作,但流鼻水症狀持續,且第二天開始出現全身倦怠、鼻涕倒流的症狀,警覺不對勁。由於黃瀞瑩家中有70多歲的長輩,因此她避開家人在車上快篩,快篩後發現陽性,當下手一直發抖。之後黃瀞瑩自行開車至醫院急診室,篩檢後離開,爾後在車上等了一天,直到快天亮時才避開家人回家收拾行李,前往防疫旅館。在加強型防疫旅館中,每三天需做一次篩檢,但黃瀞瑩到了第九天CT值還是26,擔心會傳染給家人或別人,護理師建議她回家後採取以下原則,降低風險:(1)一人一室 (2)盡量不共用衛浴 (3)勿共食。


小兒科陳木榮醫師提醒,疫情爆發期,買快篩及做快篩是全民運動,不過做快篩時仍有幾點須注意:(1)做快篩拆開棉支前,桌上先消毒、手部清洗乾淨,避免被其他確診的同住者所影響。(2)棉支應從塑膠棒端拆開,才不會汙染棉支的棉花端。(3)居家快篩的棉支僅約2公分,進入鼻子後不會傷害到任何身體部位,因此往上或平行都可以;一般醫師做PCR使用的棉支較長,篩檢時會伸入至鼻腔後頭(鼻咽),棉支進入鼻子後稍微平行甚至有點往下探,最深可往後約6、7公分的喉嚨底端。因此一般民眾必須注意角度,如想戳深一點,棉支不可直直往上方戳。(4)唾液快篩是以「唾液」採樣,而非鼻涕或痰,採檢前30分鐘請勿進食,維持口腔清潔、勿抽菸。


藝人曲艾玲也分享其同樣於2022年4月確診的經歷,她們全家人和友人等多個家庭去澎湖玩,當時全部人皆無異狀,僅她在澎湖最後一天出現聲音沙啞的情況,但以為是在戶外叫小孩、晚睡所導致。回來第一天,一行人中一位每天要去診所工作的友人,因工作性質每天都會居家快篩,早上發現快篩兩次都兩條線,對方馬上打電話給所有人籲「都不要出門」,當時曲艾玲的先生正開門要去上班,她緊急將先生拉回,並幫全家人做快篩,由於症狀不明顯,全家皆為陰性。當天下午,該名友人再次致電表示自己PCR確診,一個鐘頭後衛生局致電曲艾玲,通知他們被匡列、全家不能出門,並在疫調後派防疫計程車載他們去河濱公園做PCR,做完後再送他們回家。當晚11點,曲艾玲接到醫院的電話,確定全家確診,兒子雖是陰性,但已被匡列,且有可能是潛伏期,因此還是跟家人一起被送去檢疫所隔離(兒子隔天晚上發燒,之後也確診)。曲艾玲表示當時的檢疫所是五天做一次篩檢,並說感覺像知名戲劇<魷魚遊戲>一般,每天檢疫所內都會廣播提醒大家量體溫血氧、通知領取便當、收垃圾等等,而最大挑戰就是五天一次的PCR檢測,CT值須過30才能回家,但澎湖行的所有人都沒過,因此繼續住5天。


耳鼻喉科吳昭寬醫師提醒民眾,使用快篩時不要用到假的或有瑕疵的快篩。他分享曾在診間遇過的一名個案,一名60歲的女士來看診時,表示自己這幾天非常焦躁、晚上睡不好、頭暈,想確認是否有眩暈症,原來該女士因為工作的關係,主管發了一大包快篩盤,要求每名員工回去後自行快篩,而她快篩後出現了兩條線。吳昭寬醫師聽了大驚,立即開轉診單,並請該女士回家後把快篩盤用密封袋包好,帶去醫院急診室報到。不料2小時後對方氣匆匆地回來,表示急診室的醫師叫她回來找自己,他仔細看了一下該女士的快篩盤,這才發現有問題。標準的新冠快篩盤上會標示「Covid-19 Ag」的字樣,代表是抗原的快篩盤,上面的C為控制線,正常情況下C線會很清楚;另一個T線為測試線,若T線出來就可能是陽性。該女士的快篩盤,C線非常不清楚,T線卻很明顯,且驗了兩個皆如此。由於對方拿到的快篩盤是散裝、沒有說明書,老闆跟她說「看到T線就是中了」,導致該女士如此緊張。吳昭寬醫師隨後拿診所的快篩盤為其篩檢,發現有C線但無T線,是陰性。他也藉此提醒民眾購買快篩時要小心,最好購買盒裝、有說明書、知名品牌,比較有保障。


【2.快篩陽性後該怎麼辦?】

藝人徐凱希於2022年4月底確診,她在節目《醫師好辣》中分享經過,她表示工作需要都會例行快篩,當時她正密集地錄影,臨時接到通告要去替代不能來的人,去通告前她例行快篩卻發現兩條線,當時她完全沒有症狀,嚇了一大跳!後來她取消所有工作,打電話打了很久才叫到防疫計程車,等了一個半小時後搭乘計程車前往醫院,未料當時規定沒有症狀者不能採檢,她只好又打給剛才接送的防疫計程車司機,希望能到其他地方篩檢,但司機卻表示需要通報,徐凱希又打給1922,卻收到「必須通報才能派車」的說明,讓她差點崩潰,幸好最後上網查到家人也可以載送,最後由家人載著她前往其他地方做PCR篩檢,也證實確診。徐凱希表示當時很害怕會傳染給別人,自身症狀則很輕微,包含喉嚨癢、咳嗽、流鼻水、疲倦、聲音沙啞等,約三、四天後即轉陰性。


急診科李尚醫師表示,如果是居家隔離或自主防疫、居家檢疫者,如果有症狀後快篩是陽性,可使用「健康益友」APP直接跟線上的醫師說明自身情況,即可確認確診,不須特別再去篩檢站或跑急診。如果是ㄧ般民眾確診,則可搭家人的車或自己開車去車來速做篩檢。李尚醫師表示,曾有人半夜三點來掛急診,當時急診室外無論早晚都排滿了要篩檢的人,他詢問對方哪裡不舒服,才發現對方只是要開確診診斷書以請保險。他提醒民眾,像這樣剛確診康復又來醫院,可能會跟現場等待的其他民眾交互感染,不利於現場民眾的權益,因此並不鼓勵這樣的行為。



【3.隔離期間,出現哪些症狀需就醫?】

藝人徐凱希於2022年4月底確診,她在節目《醫師好辣》中分享經過,並表示她認為多數人的確診「入門款」是喉嚨癢、乾咳、鼻塞,以及特別想睡覺。她於隔離期間一直喝水、補充維他命C,並且喝清冠一號,喝完後覺得滿有效的。藝人曲艾玲則表示自己確診時也有服用清冠一號,當時本來出現黃鼻涕的症狀,之前她需要吃抗生素才能將其壓下,但她喝了清冠一號後,不久黃鼻涕就變成透明白色狀了。前北市府副發言人黃瀞瑩表示自己是清冠一號加一點點西藥。主持人徐乃麟也是西藥加清冠一號,當時有一點喉嚨痛、乾咳、流鼻水的症狀,因此先吃了綜合感冒藥,隔一小時後再吃清冠一號,第四天驗時即已恢復陰性。


胸腔內科何建輝醫師呼籲,如果不是確診者,需經過中醫師評估體質是否適合服用清冠一號,千萬不可自行服用。西藥大部分還是在專責病房中開立,無論是瑞德西韋、莫納皮拉韋,或輝瑞的口服藥,但也已開放給診所及醫院,可開立給確診後視訊看診的民眾,意即確診者經過醫師評估有高風險因子,例如年齡大於65歲、失智失能、糖尿病、洗腎病患或癌症病人等,這類高風險族群,醫師可透過視訊門診開抗病毒藥物。何建輝醫師分享他其中一名案例,是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,有失智、糖尿病等三高疾病,她透過視訊看診後,醫師評估這是高風險族群,且病人看起來有點喘,因此透過衛生局轉診到他們的醫院。由於個案屬於高風險族群,因此醫療團隊首先進行抽血、X光等檢查後,在病情早期給予抗病毒藥物,老奶奶的症狀因此獲得緩解,後來康復出院。何建輝醫師提醒,民眾不可自己去藥房亂買藥,一定要經過醫師的評估方可用藥。


藝人曲艾玲分享其在4月時全家確診時的經驗,當時全家都住在檢疫所,但只有女兒沒打疫苗,也是最令她擔心的;女兒發燒了一天,隔天起來雙眼爆滿血絲、眼淚流不停,並出現腹痛的症狀。後來在檢疫所中使用視訊看診,醫師表示小朋友的鼻腔很小,可能裡頭有腫黏膜,壓迫到淚管,導致眼淚一直流,之後醫師開立疏通鼻子的藥,女兒的症狀一天後即消失。


急診科李尚醫師表示,不管是家人或自身確診,都可以透過手機線上看診,就可得到藥物的服務,但若有下列狀況,建議還是要到醫療院所就醫:小朋友部分,若持續高燒39度以上超過48小時、燒退時精神不佳、持續噁心嘔吐腹瀉、持續喘或胸悶、超過12小時未進食未解尿,有上述狀況請立即到急診,急診醫師會評估是否需安排住院。成人的部分則須注意,若燒退後仍持續胸悶胸痛或喘、意識不清或嗜睡、心悸或心跳持續大於100、吃不下、尿量減少,發生這些症狀則會建議就醫。李尚醫師也分享一名個案,一名60多歲的女士,快篩兩條線,有不舒服、發燒的症狀,第一天來急診篩檢即確診,第二天病人又來急診,表示自己越來越喘、發高燒,經過X光片檢查,發現右肺有肺炎的現象,病人說自己有慢性病,不敢打疫苗,所以一劑都沒打,但李尚醫師後來了解,該病人的慢性病是可以打疫苗的,他也再次呼籲,如果民眾有慢性病,不確定能否施打疫苗,建議和原本看病的醫師討論,絕大部分的狀況仍建議也支持打疫苗,才不會變成重症。


小兒科陳木榮醫師表示,很多家長會詢問自己的孩子5~11歲是否可打疫苗?會有此疑問是因為家長以過去自身打疫苗時的不舒服狀況類比,擔心孩子受不了;或是看新聞報導會產生心肌炎、心內膜炎等。根據國外的研究,大人打疫苗後副作用發生的比例,反而較少發生在小孩身上。關於施打在小孩的疫苗劑量,莫德納是成人的一半劑量,BNT更少、僅三分之一;莫德納施打後的抗體濃度稍高,但產生不舒服的比例也較高,副作用包括局部的痠痛紅腫、疲勞疲倦等,但產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比例非常少(國外研究,小孩得到Omicron後產生心肌炎的比例,是打疫苗得到心肌炎比例的4.4倍),民眾可不用太擔心。


急診科李尚醫師表示,國產疫苗高端是棘蛋白疫苗,相對是安全的。目前多數國家都是規定要打兩劑,因此若要出國者,打兩劑應沒問題;如果第三劑希望副作用少一點又能有一定的保護效果,或許可考慮高端。


*隔離政策隨時間與疫苗覆蓋率改變,目前朝向輕症不用隔離採自主管理(截稿前尚未公佈明確施行方式),重症需隔離治療的方向調整。請依照當時cdc公布措施為準



線上預約掛號由此:

254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